Search

台灣的心理衛生環境在我看來算很不錯,至少在性別友善與心理健康宣導,自殺防治的層次上在亞洲算數一數二的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台灣的心理衛生環境在我看來算很不錯,至少在性別友善與心理健康宣導,自殺防治的層次上在亞洲算數一數二的了。

but,你知道我們主管機關的權責單位不叫「心理健康司」,而是叫「心理與口腔健康司」嗎?

注意,有,口,腔,二字喔。💔💔💔

不倫不類不三不四,看了莫名其妙令人生氣。

為什麼會叫這個怪名字?說來話很長,在2013年要成立時,政府受到利益團體的壓力,硬是要把「口腔」ㄍㄚ進來,難道是指刷好牙有助於心理健康?(無奈的笑~)

若你去上心口司(心理與口腔健康司簡稱這怪名)官網,就會發現其中的心理業務佔了2/3,主要的六大項中的四項包括:心理健康促進,精神疾病防治,成癮防治,特殊族群處遇,另外兩項叫做口腔醫療照顧,口腔政策與品保。(
https://dep.mohw.gov.tw/DOMHAOH/mp-107.html)
咳咳,這是什麼鬼有人看得懂嗎?

隨便一項心理業務單獨成立一個司都不過分了,竟然還跟口腔擠在一起,根本不合邏輯,不專業,很難真的相信政府願意重視心理健康議題。

我對牙醫沒成見,我每半年就洗牙一次很注意口腔保健,但,山歸山,路歸路,橋歸橋,不該在一起的就要分手。

我幾年前曾在書中努力呼籲過,無奈人太小咖。連泰國都早在20年前成立了心理健康署,我們的官員民代們卻還在政治角力搓湯圓,出國開會拿出名片時難道不怕被其他各國見笑嗎。

我們一起努力來扭轉怪象吧。以下可點進去附議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我是南琦,寫書的南琦,心理師的南琦。 高考合格心理證書752號,目前出了27本書。
View all posts